专业特色:本专业于2012年开始筹备建设,2014年申请并获批,2015年开始本科生招生,是全国第9所开设有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等本科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校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河南省特色学科群,2022年专业排名居全国前5名。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过滤和医卫用非织造材料为专业特色,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联动,以科研促进创新实践教育,协同育人效果显著。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非织造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纺织纤维材料学、非织造原理、非织造后整理、非织造用粘合剂与助剂、非织造设备与控制、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非织造材料性能与测试、纺织工艺学等。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与专业竞赛活动,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6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教师队伍中有“纺织之光”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1人,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3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成果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3项。专职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7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3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背景,90%以上拥有企业经历,契合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训练。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高新技术领域,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具有爱国进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检测、贸易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1)适应非织造领域的发展,融合多学科知识,恰当使用现代信息及设备,能够鉴定、分析和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2)具备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的影响。(3)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协调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工作团队中承担成员和负责人角色。(4)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实现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考研就业: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毕业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在省内外知名企业、政府机构、高校等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所在企业的业务骨干或管理精英,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职业上升空间大。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9%以上,考研录取率在35%以上。
获奖证书:
实验实习照片: